孙艳玲穿着满族服装,跟随黑龙江代表团抵达北京。
东北网3月5日电 今年两会,黑龙江代表团是第一个抵达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北京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3月2日上午7时20分,黑龙江代表团一名身穿满族刺绣服装的女子刚从Z16第二列火车上下吸引了许多媒体的注意。她是牡丹江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渤海漠河绣第四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继承人。3月2日上午,记者立即联系了孙艳玲。看看她今年的两届会议会说什么?有什么新鲜事?
作为牡丹江全国人大的代表,孙艳玲是第二次参加全国人大。这次参加两会,我不仅兴奋,而且更冷静、更饱满。谈到参加两会的感受,孙艳玲还是很激动:第一次参加两会有点无知,很好奇。第二次参加两会也带来了更多的建议和家乡人民的声音。
建国家继承人博物馆促进当地非遗保护
孙艳玲在今年的两届会议上提出了四项建议。孙艳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化旅游景点,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依靠国家输血,而且形成造血功能。孙艳玲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建立国家继承人博物馆,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旅游业。
据孙艳玲介绍,我国有30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担负着非遗传承的重要使命,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些传承人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大部分传承人都是在地方土生土长,发展空间小,生命力薄弱;二是大部分传承人年龄偏大,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三是因为资金匮乏,持续发展力不从心,大部分非遗传承前景堪忧。要改善这些不利局面,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国家级传承人非遗博物馆,通过国家和社会的支持,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非遗能够传承下去和展示下去,发扬光大。
此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结合中,由于起步较晚,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业仍存在许多困难和局限性。谈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孙艳玲感慨道:主要原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注重继承和保护。只有适度开发作为旅游资源,否则很难把握这种程度,因此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的认识不到位,发展程度仍然很低。为此,孙艳玲建议加强文化旅游一体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景区。以具有代表性魅力的民族特色旅游产品作为提高景区品位的重要元素,不仅有效延伸了旅游产品链,而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生动的继承。
据孙艳玲介绍,绣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培养,但往往会耽误近三年的工作,因为绣娘想生孩子,这三年的变化会制约她的发展。目前,许多女性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为此,她提出了发展问题0-16为解决妇女职业发展的担忧,希望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建立育儿,解决育龄妇女职业发展的担忧。此外,孙燕玲还在商业环境中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穿五套满族服装参加会议,宣传民族文化
在孙艳玲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篇文章展示了她要穿满族服装参加两届会议的内容。作为渤海漠河刺绣的继承人和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非常重视她的着装。2018年,孙艳玲第一次参加两届会议时,穿着红色满族刺绣的正式服装。虽然它很漂亮,但她总是觉得自己缺乏满族的民族氛围。
在今年的两届会议上,孙燕玲带来了五套满族服装。孙燕玲说:因为在两届会议期间,我想走进人民大会堂五次。所以我特别准备了五套满族服装。满族服装非常精致,孙燕玲希望通过庄严、标准的满族服装传播传统的民族文化。借两届会议的机会,牡丹江少数民族、满族祖先和漠河文化真正传播。
据了解,孙艳玲的两会民族服装是渤海漠河绣女红一年精心准备的。为此,孙艳玲心存感激:这里的一针一线,都寄托着他们对两会的情感和寄托,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当我穿上这件衣服走在人民大会堂,我都会给他们发照片。他们都很高兴。
霓裳民族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源于1988年的云南省歌舞团,是集旅游景区民族特色工作服、旅游景区民族服饰、旅游景区酒店民宿床上用品、民族特色工艺品、民族特色饰品、民族特色包包、节庆演艺民族服饰、少数民族校服、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开发、定制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拥有丰富的中国各类型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开发、定制经验,配备专业的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和制作工艺管理人才,是中国较早进入民族服饰文化创意设计、开发、定制的现代化企业之一。
>>>定制热线<<<
昆明霓裳民族服装服饰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18669108076 /15398694184(微信同号)
QQ:248875991 2494778018
微信: djh0824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环城东路50号理工大学科技楼A栋3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