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开展2021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围绕“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开展畲族传统服饰文化活动,展现优秀传统文化。霓裳民族服饰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号召,应邀参与深汕合作区 鹅埠镇红罗畲族村畲族服饰调研复兴和乡村振兴工作。
2021年12月我们来到鹅埠镇红罗畲族村展开调研,这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畲族村寨,也是深圳辖区内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寨。 红罗畲族村是深圳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在区位条件、人口构成、历史沿革和民族特色等方面具备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地理位置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莲花山脉罗裙山麓,处于西部组团北缘,由原鹅埠镇上北村划分而出,西面与上北村环绕相接,北面、东面分别与赤石镇明热村、冰深村隔山相望,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直线距离仅 3.3公里,车程不到15分钟,既毗邻相对发达的城镇区域,又具备闹中取静的天然条件,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红罗畲族村有三段迁移历史,村址从深山搬至山脚,生活方式由山居变为田居。明崇祯八年(1635年)惠阳畲族五姓人口分居,红罗畲族村祖先自多祝迁入罗裙山嶂背村居住。1958年之前,畲族人定居于现红罗祖祠一带,以打猎为生,建筑多为土木结构,主要居住形式为以竹为架搭成的“悬草寮”(又称“千柱落脚”、“千枝落地” ),除祖祠外现均已腐朽坍塌。1958年,整村下迁700米,在政府支持下以砖土结构修建村落,建立红罗小学,这类建筑目前也基本坍塌无人居住,部分场地被村民用于养蜂。2001年,全村人口再次下移至罗裙山谷口,以砖混建筑搭建红罗新村,彻底走出大山。
红罗畲族村因红色革命得名,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可待开发。1928年6月至1929年4月期间,徐向前同志带领的红四师部队在大安峒、明热峒一带丛林中游击作战,经常行军途径罗裙山畲族村,进驻村中歇营过夜,与畲族村民建立了良好关系。畲族村民被红军爱护群众的严明纪律所感动,时常提供极其珍贵的粮食和情报,用畲族草药治疗患疟疾的红军战士,身患疥癣病的徐向前同志还曾到罗裙山下的温泉洗澡治病。红四师离开海丰县前夕,罗裙山上开满红杜鹃,徐向前同志便将畲族村命名为“红罗村”,象征红色的革命烈火呈燎原之势。
由于年代久远,红罗村整体汉化程度较深,除了保持不吃狗肉等禁忌,日常生活方式与汉族无甚差异,畲寨服饰在这里更是不见踪影。畲族以祖先崇拜和多神崇拜为精神内核,有着祖先祭祀、多神并祀和佛道俗混杂的复杂信仰体系。红罗畲族村敬奉始祖盘瓠,以狗为图腾,村里至今保存着讲述畲族历史传说的长卷画,老村旧址仍有红罗祖祠。
红罗畲族村获得过多项荣誉,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4年9月中央民委)、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4年12月广东省政府)、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2015年12月广东省民宗委)、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近年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村内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多条道路实现硬底化,村口牌坊突显民族风貌,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相继落成,由罗湖区委组织部援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即将建成启用。作为合作区“八村示范”之一,其村庄规划方案(2020-2035年)入围广东省村庄规划优化提升试点优秀典型案例。
由于篇幅所限,更多内容不在此处赘述,通过实地考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广东省各级领导对各地偏僻民族村落的关心让人为之动容,为我们这些从事民族服饰文化事业的指明方向。
作为从事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工作多年的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振兴乡村经济时不我待,霓裳民族服饰处在这样一个大好时代,一定并且必将为祖国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后续我们将继续深入报道霓裳民族服饰为红罗畲寨村设计制作红罗畲寨服饰的全过程,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祖国乡村振兴的队列里来。
霓裳民族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源于1988年的云南省歌舞团,是集旅游景区民族特色工作服、旅游景区民族服饰、旅游景区酒店民宿床上用品、民族特色工艺品、民族特色饰品、民族特色包包、节庆演艺民族服饰、少数民族校服、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开发、定制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拥有丰富的中国各类型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开发、定制经验,配备专业的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和制作工艺管理人才,是中国较早进入民族服饰文化创意设计、开发、定制的现代化企业之一。
>>>定制热线<<<
昆明霓裳民族服装服饰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18669108076 /15398694184(微信同号)
QQ:248875991 2494778018
微信: djh0824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环城东路50号理工大学科技楼A栋3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