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民族服饰在西南各地民间都有着传统民族工艺品、民族传统文化的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当地民族工艺与经济的喷薄发展,其中的撒营盘罗鹫刺绣就是很好的例子
撒营盘镇位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中西部,是禄劝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因明代曾于此设兵营,故名。唐南诏时期的东爨乌蛮37部中的罗婺部曾执掌这一带,并以强大的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雄冠各部,罗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彝族手工刺绣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工艺精细、色彩绚丽、题材丰富,充分体现了彝族文化特点和民族风情,可谓是“绣在衣服上的民族史书”。
彝族刺绣在当地是一张名片,但在过去全镇并没有形成规模化加工和经营,均为家庭式的生产方式,以致商品附加值很低,市场的开抚力也不够。
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利用撒营盘镇农村富余劳动力众多和彝族刺绣群众基础广泛的优势,打造了彝族刺绣一条街,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联合经营之路,逐步形成了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市场经营体系。
同时加强当地妇女的技能培训,把刺绣人才培养纳入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实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提高刺绣艺术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繁荣刺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出生于当地的王宗会自幼就跟长辈学习刺绣,成年后刺绣技艺精熟,一手好针线活在当地颇有声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彝族刺绣品成为了外界喜爱的民族工艺品,为她的创业带来了机遇。
数年前,她在撒营盘彝族刺绣一条街创办了综绘彝族刺绣苑,并逐步发展成为禄劝民间彝族刺绣示范点。她的绣品不仅受到了顾客的喜爱,而且经常被当地政府部门当作外宾礼品,销售业绩蒸蒸日上。
更为可贵的是,王宗会还以自己的商店为平台,带动村子里两百多名妇女做起了彝族刺绣工艺品,让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为这些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
在王宗会等这些巧手妇女的带动下,撒营盘彝族刺绣一条街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购物街。目前,在这里已有20多家初具规模的刺绣经营店,年销售数百万元,成为了撒营盘的一项富民产业,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繁荣了集镇市场,并打出了罗刺绣的品牌,有力地促进了旅游商品开发与霓裳民族服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互动发展,也为其他地域发展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产业做了很好的示范
霓裳民族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源于1988年的云南省歌舞团,是集旅游景区民族特色工作服、旅游景区民族服饰、旅游景区酒店民宿床上用品、民族特色工艺品、民族特色饰品、民族特色包包、节庆演艺民族服饰、少数民族校服、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开发、定制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拥有丰富的中国各类型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开发、定制经验,配备专业的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和制作工艺管理人才,是中国较早进入民族服饰文化创意设计、开发、定制的现代化企业之一。
>>>定制热线<<<
昆明霓裳民族服装服饰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18669108076 /15398694184(微信同号)
QQ:248875991 2494778018
微信: djh0824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环城东路50号理工大学科技楼A栋3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