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少数民族服饰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并最终影响该民族的审美心理、审美取向。
正如有的学者称:“审美心理的形成离不开与该民族的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条件和该民族自己所造就的社会条件。”生活在北方草原大漠和绵延起伏的高山之间的少数民族,服装审美取向是粗犷豪迈的情致和色彩鲜明的风格。
位于西北千旱区的蒙古高原是亚欧大陆、荒漠区的一部分,地处内陆四周多山,夏季风的影响微弱气候属于半干旱、干旱、极干旱,冬季气温变化剧烈大陆性气候显著。这里的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的服饰以长袍为主,袍的腰身肥大,男女长袍都不开叉,腰间束带。这种服装既活宜昼夜温差大的变化,又能在空气湿度极为干燥高温的夏季充当“鼓风机”的作用。
如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为适应这种流动性的游牧生活方式以及温差变化大的气候条件,蒙古族男女喜爱穿长袍,扎红色或绿色等鲜艳的腰带,并且腰佩蒙古刀,足穿高筒靴,其服饰颇为强悍、威武蒙古族服饰上很少绣花朵纹样,最多仅在边角处装饰少量云纹,
高原上的民族,都有穿皮长袍的习惯。高原气候变化无常,自天日照强烈,气温上升,夜间气温骤降、寒气袭人,所以常常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来形容高原上的人们的生活,高原上的牧民,多穿着皮制长袍,既耐严寒和飞沙走石的侵袭,又能在游牧途中的夜间当防寒的铺盖。
素有“世界屋脊”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他们的服饰主要是长袍,宽腰大襟,即使在夏天也多穿长袍白天在烈日下将一直胳膊裸露在外行走劳动时,干脆将双肩扎与腰上,一旦天气骤然变冷,可将双手套进双袖筒,以应变多变的高原天气
因此服饰整体造型具有厚重、古朴的风南方少数民族生活环境既有崇山峻岭,又有青山秀水,在这样环境里的民族服饰具有精美细腻、轻盈飘逸的特点。
江南地区地低平,湖泊密布,河渠密如蛛网,水田连片素有“水乡”之称。因此,江南水乡妇女服饰的地方特色非常浓郁,传承性稳定,但随着季节的变化、年龄的差异和礼仪的需要,而有明显的差别。
一般来说,春秋季节服饰的特点尤为突出上装以拼接衫为主,而裤子多用蓝底白印花布或白底蓝印花布,裤裆用蓝或黑色士林布拼接。腰部的瞩裙也很有特色,长度齐膝,裙搁极细,搁面和裙带上均有不同工艺的花饰,裙带外面系上一条小穿腰,穿腰是与蹋裙相连的辅件。穿腰上缝上一个大口袋,穿腰四周及系带上绣上各种各样的图案花纹是少数民族服饰中重要的装饰物。
裙的设计是很实用的,劳动时裙腰背不易受风寒,站立时又能够增加腰部的力量,下摆较大,不影响行动,有利于水田操作便野外小解遮盖,既实用又美。可见云南少数民族服装材料质地
仅就少数民族服饰裙子而言,其款式极其繁多。长裙分有褶和无褶;筒裙没有褶裥,上下宽窄相同,“以布一幅,横围腰间,旁无襞积”即是;短裙也分有褶与无褶。苗族一支常穿一种长仅20厘米的百褶裙,被称为“短裙苗”。
不同的着裙方式使裙子产生丰富的变化,如傣族妇女曳地的长裙,优雅动人;苗族的百褶裙走动起来伸缩自如,有摇曳飘动之感;花腰傣在穿着筒裙时,有意将左边裙腰部提高10厘米捆扎,使裙摆上翘,走动时更增加不少风韵。
同为彝族,生活在大凉山的彝族服饰以黑为主,配上红、黑两色,纹样也少花花草草,其风格犹如他们生活所在的雄伟大山一般古朴而壮美。相比之下,生活在四季如春的云南彝族服饰则多绣花朵纹样,色彩缤纷。
霓裳民族服饰主要为客户提供中国56个少数民族演出、节庆、原生态、工作服、民族风 的 民族服装定制,公司始终坚持关注用户体验,设计制作出用户满意的服装,理念紧紧跟随时代步伐。咨询热线:186 6910 8076
霓裳民族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源于1988年的云南省歌舞团,是集旅游景区民族特色工作服、旅游景区民族服饰、旅游景区酒店民宿床上用品、民族特色工艺品、民族特色饰品、民族特色包包、节庆演艺民族服饰、少数民族校服、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开发、定制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拥有丰富的中国各类型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开发、定制经验,配备专业的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和制作工艺管理人才,是中国较早进入民族服饰文化创意设计、开发、定制的现代化企业之一。
>>>定制热线<<<
昆明霓裳民族服装服饰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18669108076 /15398694184(微信同号)
QQ:248875991 2494778018
微信: djh0824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环城东路50号理工大学科技楼A栋302号